维佳高端月嫂课堂:产褥期产妇身体变化特点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后到产妇除乳腺外全身各器官恢复到孕前的状态所需要的时期,一般为6 周,产褥期产妇身体变化最明显的就是生殖系统和乳房。
一、生殖系统的变化
1. 子宫体复旧:在子宫收缩的过程中,子宫体逐渐缩小,于产后10
日,子宫降至骨盆腔内,直至产后6 周,子宫恢复到未孕时大小。
2. 宫颈复原:引导分娩后1 周宫颈内口关闭,产后4 周宫颈形态恢复至未孕状态
3. 子宫底:未孕时,宫底的高度位于骨盆内,手在体外无法摸到,分娩后分娩后不久在肚脐下方5~6 厘米处,能摸到子宫底(子宫的最上面)。在分娩后,12~24 小时,子宫即返回到肚脐的高度,这是由骨盆肌肉的张力得到恢复以及膀胱内充盈尿液所引起的,是正常现象。
产后第3 天,子宫底降到与分娩后不久时相同的高度,产后第4 天,子宫底降至肚脐和耻骨之间,产后第6 天,降至耻骨上方2~3 厘米处,产后第8~9 天,降至耻骨处于同等高度。之后进入骨盆之中,手在体外就无法触摸到了。
4. 阴道与外阴
(1) 阴道:产褥期阴道壁肌张力逐渐恢复。
(2) 外阴:会阴部的裂伤或切开的伤口,由于血液循环丰富,故愈合较快,取于产后3-4 日即可拆线。若包埋缝合采用可吸收线,可以不拆线。
3.盆底:阴道分娩后1 周内,水肿和淤血迅速消失,盆底组织的张力于产期内有可能逐渐恢复至接近未孕时状态。
二、乳房的变化
产后乳腺分泌乳汁的神经体液调节复杂,随着胎盘的剥离和排出,产妇血中的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解除了对垂体催乳
激素的抑制,产后呈低雄激素、高催乳激素水平,乳计开始分泌。尽管垂
体催乳激素是泌乳的基础,但在以后的乳汁分泌中,很大程度依赖于哺乳
时的吸吮刺激。不断排空乳房,也是维持乳汁分泌的一个重要条件。此外,
乳汁分泌还与产妇营养、睡眠、情绪及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因此,要想有
充足的乳汁哺喂婴儿,就必须保证产妇身体健康,并有充足的睡眠、丰富
的营养和稳定的情绪,一旦胎盘娩出,产妇便进入以自身乳汁哺育婴儿的哺乳期。
三、消化系统的变化
妊娠期胃肠道肌张力和蠕动力均减弱。产后需1-2 周逐渐恢复正常。
因此,产后1-2 日内产妇常感口渴,需进食流食或半流食。此外,由于产褥期内活动少,肠蠕动减弱,故容易发生便秘。
四、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
妊娠期血容量在产褥早期(产后72 小时内)由于子宫——胎盘循环停止和子宫的缩复,使大量血液从子宫进入体循环,同时由于妊娠子宫的压迫解除,下肢静脉血液增加,以及妊娠期过多的组织间液吸收回到体循环,使血容量增加,心搏出量增加,正常产妇可以耐受,循环血量在产后2-6 周才逐渐恢复正常。
五、泌尿系统的变化
妊娠体内潴留的大量水分主要经肾脏排出,故产后1 周内尿量增多。在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致使黏膜水肿,充血及肌张力降低,以及会阴伤口疼痛,不习惯卧床排尿等原因,容易发生尿潴留,尤其是产后24 小时内。
六、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分娩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至产后1 周时已降至未孕时
水平。不哺乳产妇通常在产后6-10 周月经复潮,平均在产后10 周左右恢复排卵。哺乳产妇的月经复潮延迟,有的在哺乳期月经一直不来潮,平均在产后4-6 月恢复排卵。首次月经来潮前多有排卵,故哺乳产妇未见月经来潮却有受孕的可能。
七、腹壁的变化
妊娠期出现的下腹正中线色素沉着,在产褥期逐渐消退。初产妇紫红色妊娠纹变成银白色妊娠纹。腹壁皮肤受妊娠子宫增大的影响,部分弹力纤维断裂,腹直肌呈不同程度的分离,于产后腹壁明显松弛,腹壁紧张度需在产后6-8 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