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宝妈分享说,自家小宝现已一个多月了,脐带现已掉了,但肚脐总是鼓着一个小包,好多天了也没有下去,宝宝哭闹的时分鼓的更是显着,去咨询了医生才知道是脐疝。
什么是新生儿脐疝?
新生儿脐疝是由于脐环关闭不全或单薄,腹腔脏器由脐环向外突出到皮下构成,是新生儿和婴儿期常见的疾病之一。
婴幼儿脐疝多有自愈的可能,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绝大多数在2岁内自愈。疝孔在2厘米以下的小脐疝,可由医生采用胶布敷贴疗法保存医治,也可使用“弹性腹带”,白天佩戴,夜睡时松解,并常常调节松紧度。年龄在2岁以上的小儿,经保存医治无效,或脐疝孔较大或疝内容物与疝囊黏连者或有嵌顿史者,则应去医院进行疝气修补医治。

脐疝都有哪些体现呢?
脐疝特点为可复性,即哭闹、咳嗽、直立时肿物饱满增大、触之较坚实;皮肤表面亮亮的,像是要破的样子。小儿安静或家长用手按压时,肿物缩小或者回納入腹腔,并伴有咕咕肠鸣音。
宝宝脐疝一般无不适症状,偶然会有消化不良、腹胀、便秘或肠痉挛。只需少数宝宝可能发生疝气嵌顿,此刻疝出的肿物变硬有触痛,不能回纳,小儿腹痛、阵阵哭闹、吐逆,腹部X线片有肠梗阻征象。此刻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防止肠管发生绞窄性坏死。
新生儿脐疝护理
假如宝宝有脐疝,家长应留意尽量减少宝宝大哭大闹腹压增大的机会,并留意观察安静状况脐疝是否可以回纳,给宝宝穿衣服、换尿不湿时,并不需要刻意避开患有脐疝的部位,只需坚持宝宝皮肤不破损即可。
有些家长采用大铜钱或硬币等以布带勒紧腹部,期望经过压力来改善状况。这种做法对脐疝没有实质效果,反而会由于带子容易移位滑脱,勒住宝宝造成不适感,还容易呈现接触性皮炎,不建议家长采用。